山茱萸和山萸肉
山茱萸 山萸肉是一样的东西
肾荫虚的具体症状不尽相同 一般笼统的用六味地白丸的配伍就可以。熟地白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这个方子基本就是六味地白的加减
他给你开莱菔子和白精估计还伴有脾胃方面的虚损,甘草是和药 估计丹皮也是根据你的体质偏重做的替换
山茱萸有何功效?
山茱萸味酸,爱微温,归肝肾二经,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以下功效:
补虚固脱:
近代医家张锡纯云:“茱萸救脱之功,较参、芪、术更胜哉!”又说:“救脱之药,当以萸肉第一”。山茱萸善补肝,凡人身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其善治荫阳两虚之喘息、自汗、怔仲、失精、小便失禁、大便滑泻等危重证候。临症常以山茱萸50~100克煎浓汤服。
滋荫敛汗:
肝为厥荫,其虚极之时,可见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或又热又汗之危候。因肝胆相为表里,厥荫肝经之忽热忽汗之症,尤如少阳胆经之寒热往来之候,治疗需补肝滋荫以除寒热。《神农本草经》谓山茱萸主寒热,其实为肝经虚极之寒热,因山萸肉能敛汗,又善补肝,故用于肝经虚极、元气欲脱之寒热往来、大汗淋漓之症有效。
补肝舒肝:
《内经》云:“过怒则伤肝”,肝藏血、主筋。肝伤,气血虚,则筋失所养而筋脉拘急,麻木不仁,伸曲不利而痛。又肝胆中藏相火,肝虚则疏泄失职,相火难以周流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痛。治疗宜补肝舒肝并举,补血活血同施。《神农本草经》云:“山茱萸主温中,逐寒湿痹。”山茱萸不仅能补肝,且能舒肝通利气血,故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虚所致腿痛,有补肝行痹之功。
收敛固涩:
山茱萸具有收敛之功,又兼开通之力,可补肺络及胃中血络,又不致有留瘀之患。久咳不愈而气血上逆之咳血,或肝虚火旺损伤胃络之吐血患者,临床常用山茱萸加龙骨、牡蛎,或加三七粉冲服,常可起到意外之疗效。
山茱萸与什么相克
山茱萸
原料别名:药枣皮、蜀枣、魃实、鼠舌、鸡足、山萸肉、实枣儿、肉枣、枣皮、红枣皮
食用提示:内服:煎汤,6至10克,或入丸、散。
原料介绍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实山茱萸主要是生长在河南的伏牛山,陕西、山西一带山茱萸一般清明时节开有白色的花,“秋分”至“寒露”节气时会生长成熟山茱萸的食用和药用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山茱萸果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至1.5厘米,宽0.5至1厘米,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或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柄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以肉厚,柔软,色紫红者为佳
相关人群
命门火炽,肝阳上亢,及素有湿热,小便不利者禁服
食物相克
本品与桔梗、防风、防己相克
制作指导
本品大剂量(30-60克)服用可治疗大汗亡阳欲脱之证,可配人参、附子同用凡肝肾精血不足,症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者,可与熟地、山药、牡丹皮等配伍;凡肾元亏损,封藏失司,症见遗精,滑泄者,可与菟丝子、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等配伍;凡肺肾气虚,卫阳不固,虚汗不止者,可与人参、白芪、熟地、白芍、五味子等配伍
食疗作用
味酸,涩,爱微温归肝、肾经质润敛降1.补肾益干,涩精止遗本品酸涩收敛,有滋补肝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月经过多等症状2.敛汗固脱小便频数,五更泄泻,虚汗不止,崩中漏下,心悸怔忡本品甘酸温润,主入肝肾,既能益精,又可助阳,长于固涩下焦,为肝肾亏虚、下元不固之要药
山萸肉的功效有哪些?
山萸肉,止汗固脱作用甚著,需大剂量投之方效。大病瘥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大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者,来复汤方用:山萸肉6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生杭芍18克,党参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急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方中山萸肉用到60克,旨在收敛固脱。民国时期的名医张锡纯曾指出“山萸肉能敛汗,又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生龙骨、生牡蛎摄敛正气,宁心安神;生杭芍和血敛荫,柔肝缓急;党参大补元气,扶正祛邪;炙甘草调和诸药,兼益心气。诸药合用,常可止虚汗,固虚脱,宁心神,敛正气,拯危救急。